志善教育,学在志善,成就人生

成就自我,成就每一个家庭的希望!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生新闻

高考体育考生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王新凤 钟秉林: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的成效、困境及应对

2023年01月28日

DOI:10.16298/ki.1004-3667.2019.05.08

摘 要

新高考平稳落地,在促进科学选才、促进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高校和学生获得感高。但是如何设置选考科目、如何应对生源知识结构多元化和生源质量差异大的挑战、如何凸显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以及如何保障综合评价招生的科学性与公平性等,依然是高校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引导高校合理设置选考科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扩展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的范围,促进高校科学选才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 键 词

新高考;综合评价招生;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浙江省和上海市率先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7年,山东、北京、天津、海南四省市相继开展试点工作;2019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启动高考改革试点。新高考实施科目改革,取消录取批次,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对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都带来较大的挑战与影响。

2014年以来,笔者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进行跟踪研究,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评估新高考实施的效果,访谈对象包括高校招生部门管理者(64人)、高校教学单位教师(23人)、高校学生(48人),问卷调查主要是向某试点省份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发放并回收的有效问卷8 490份和35 635份。从调查分析来看,新高考在以人为本,促进科学选才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高校在新高考背景下也作出了一些改革探索和应对策略,对这些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可以为后续试点省份的高等学校招生与培养提供经验借鉴。

一、改革成效

(一)改革平稳落地,各方获得感强

新高考取消录取批次、平行志愿录取,增加了学生志愿填报的数量,减少了学生调剂的可能性,学生能够被录取到本人填报的专业。因此,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对志愿填报方式、取消录取批次、平行志愿投档等招生录取政策的认可度较高。

1. 投档满足率高。高考综合改革取消录取批次后,冲破了人为固化学校身份的桎梏,高校不必受制于原先录取批次的限制,显著提高了原来的一本院校的投档满足率。浙江省2017级和2018级学生录取结果呈现出“四高一低”的特点,志愿填报率、投出率、满足率、平均度高,退档率低,2018年第一档退档率0.034%。综合评价招生使得高校能够招到具有专业忠诚度的优质生源,高校、院系要求扩大综合评价招生的积极性较高。在学生自由选科的背景下,高校能够招收到符合学科专业特色的考生,如上海海事大学设定地理学科为必考科目,提前批次录取情况良好,改变了往年招不满的状况。

2. 各方获得感高。一是学生获得感高。问卷调查显示,84.1%的高校学生对自己录取的专业满意,80.9%的高校学生对自己录取的学校满意。浙江大学2018年第一志愿的录取率为91.5%;浙江师范大学2018级浙江生源新生对专业的满意度比其他省份高出9.4个百分点。整体而言,学生专业满意度较高,学生获得感强烈,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导向。二是高校获得感高。新高考强调学生与高校的选择性,满足高校不同专业招生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满足了不同专业对文理科基础的双重需求,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部分高校受访者表示,招生录取分数线高于往年、录取结果超出预期,尤其是受限于录取批次的应用型专业,能够吸引成绩更高的考生报考。

(二)多元招生录取,促进科学选才

新高考模式下,除统一高考招生模式外,浙江实施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招生;上海实施自主招生、春季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多种招生方式,实现了从单一评价向多元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转变,拓宽了高考招生评价与选拔的路径,促进了高校由由“招分”向“招人”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1. 综合评价招生促进科学选才。新高考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即综合评价招生。国内学者对综合评价招生实施效果比较认可,认为综合评价招生是探索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有效路径,扩展了高校和考生的双向自主选择权;评价要素比较全面,兼顾中学阶段评价、招生学校评价和统一高考等三个维度;有利于人才结构多样性选拔和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等。笔者的追踪调研证明了这一结果:一是综合评价招生有利于有效选才,部分高校数据追踪证明,综合评价招生的学生的成绩与其GPA直接相关;二是有利于科学选才,综合评价招生改变了传统高考“见分不见人”的现象,有利于高校能够更加全面而有效地招收到优质生源;三是有利于学生发展,学生受访者认为,综合素质评价因为使得中等偏上的学生获得了与顶尖学生比肩的机会,学生更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后发力。因此,综合评价招生受到学生的追评,报名人数逐年增加,2018年浙江大学“三位一体”招生计划从2014年的100人扩展到700人,占浙江招生总计划的20%,高校层面继续扩大综合评价招生的意愿强烈。

2. 探索分类考试,体现多元评价。试点省份除了实施统一高考招生、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招生之外,高职院校提前招生和单独考试招生、应用型高校面向中职院校“三位一体”招生等多种考试与招生模式,实现多元选拔、多渠道录取,拓展学生录取渠道。高职院校的提前招生使选拔人才更加科学化,如酒店管理专业、导游专业等对学生素质有特殊要求的专业,通过面试再结合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录取;通过提前招生,选拔综合素质高、有特长的学生,如体育、篮球、美术等特长的学生,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水平;通过单独考试招生录取退役士兵;通过免试入学,招收到了优秀的中职生。调查问卷显示,高职教师和学生对“以全省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对考生文化素质和职业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职业技能考试采用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等改革措施的认同率都在83%以上。

(三)优化专业结构,改革培养模式

新高考倒逼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特色专业的宣传,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对高考改革的关注与参与较之以前有明显提升。

1. 倒逼高校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新高考实施平行志愿到专业、取消录取批次等改革举措,使得招生竞争的焦点由学校与学校的竞争转变为专业与专业间的竞争,专业不再有所在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保护,实现了院校间的同台竞技,倒逼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和学科布局,加强自身优势学科和专业建设,实现特色化、内涵化发展。尤其是平行到专业的投档模式,引发了各专业的危机感,倒逼高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更加注重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专业建设提供了重新定位和发展求变的机遇。

2. 促进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新高考背景下,生源的结构、知识基础更趋多元,试点省份高校围绕高考改革的新要求,针对同一专业学生不同知识背景,提前规划改革教学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分层分类教学,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和低年级段的通识教育。同时,放开转专业限制,扩大学生选择,问卷调查中,90%以上的高校教师认同“学校进一步完善了转专业制度,满足新高考学生学习需求”这一说法。本科高校探索分层教学、校办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积极尝试“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和回归,增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凸显了实践技能在中职培养中的重要性,推进了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

(四)招生培养一体,促进中高衔接

新高考模式下,高校要招收到充足而优质的生源,就需要通过系统研究、提出合理的选考科目,需要加强对中学的宣传,同时通过“三位一体”等综合评价招生加强了高校与中学的衔接,改变了过去招生与培养分离的局面,高考不再是高中教育的“独角戏”。

1. 招生与培养的联动加强。一是高校内部招生与培养的联动加强。新高考模式下高校探索大类招生,同类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设置是相同的,这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较大调整。新高考赋予高校二级学院更多招生自主权,促进高校各部门广泛参与招生,加强了招生工作与专业建设、教师教学、学院发展的联系。二是高校与高中培养的联动加强。新高考模式下高校开始积极参与高中先修课程,推动课程建设的中高衔接;高校帮助高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以帮助学生进行科目选择、专业和学校选择时能更有针对性,实现了高中与大学人才培养的联动。

2. 高校与高中招生联动加强。新高考模式下,高校加强与中学的招生联动。问卷调查中,分别有96%和91%以上的高校教师都认同,新高考以来,“学校加强了招生宣传”和“学校加强了与中学的衔接”。许多高校深入高中对生源特征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做好招生宣传的应对策略,推出“校园开放日”等活动,邀请资深教授面向高中生讲解专业等。如衢州学院每年组织生源片区的中学校长来校进行信息交流,与浙江省内15所高中建立了优质生源基地,派教授专家赴优质高中进行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创新社团、讲解“三位一体”招生政策、开展志愿指导等。

二、现实困境

高考改革涉及面广,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是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还是录取批次、录取模式的改革,都对高校的招生录取、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管理机制和体制等起着重要影响,对高校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优质生源与专业发展:设置选考科目两难选择

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高考的功能首先是选拔合适的人才,招到高分的学生,适应高校专业发展的需要,能够获得更好的大学排名,对招生自主权和生源质量的诉求是最基本的利益诉求。在多方关注下,高校往往以生源质量为第一关注目标,在招生模式、招生专业和计划、确定选考科目等方面都要求有更多的自主权。因此,高校对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综合评价招生等政策都是欢迎的,因为可以让不同高校处于平等竞争的同一起跑线,能够招到理想的生源。

新高考模式下,首当其冲的是学生“功利化”选科带来的影响。新高考试点省份实施“3+3”科目设置,除语数外3科之外学生需要自选3科作为选拔性考试科目计入总分。在实现了学生选择性的同时,学生选科也出现了趋易避难的功利化倾向,呈现出“驱赶效应”和“磁吸效应”,即大量学生逃离物理等相对较难的学科,而去选择相对容易获得高分的学科,浙江和上海两地选考物理人数下降,引起了各方普遍关注。为解决选科人数“畸多畸少”的问题,各方都建议高校在设置选考科目时,应该加以限制,限选3门科目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而不是“或”的关系。

但从高校角度来讲,选考科目限制太紧可能会使潜在生源减少,继而影响录取分数和生源质量。高校确定学生选考科目的主要依据,一是人才培养的专业技术要求和学科相关性,因此限定的选考科目应该是与本专业学习相关性密切的科目;二是未来生源的覆盖面,即限定选考科目之后还有充足的生源。选考科目条件越低越充足,条件越高则意味着生源越少。因此,高校为吸引优质生源,则会放宽专业选考科目限制,体现出“功利化”的倾向。“双一流”建设高校等高水平高校在优质生源充足的基础上更强调专业相关性,一般高校则会更多考虑专业对考生的吸引力,而民办院校、高职院校等则会选择放宽选考科目限制,以求在新高考重新“洗牌”的差序格局中谋求更好的位置。

为此,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校本科选考科目要求设置指引》(以下简称《选科指引》),对各专业必需的基础科目加以限定。高校受访者认为,《选科指引》非常及时,增加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要求,可以弥补学生学科基础的不足;问卷调查中75.2%的高校教师认为,《选科指引》符合新高考的要求。此外,浙江省和上海市都相继出台政策,建立选考科目保障机制,但《选科指引》和选考科目保障机制的实施效果显现尚需时日,今年拟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普遍采取了“3+1+2”的科目设置方式,即统考3门科目之外,1门科目限选物理或者历史高考体育考生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另外再自选2门科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物理选考人数下降的问题,但其他科目选择依然会有趋易避难的倾向,学生与高校“功利化”选科的问题将依然存在。

(二)因材施教与墨守成规:应对生源结构多元化的挑战

新高考模式下,生源结构多元化与生源质量的差异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带来较大的挑战,按照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可能会带来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而因材施教则需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做出较大调整与变革。

1. 生源结构多元化。新高考模式下,生源结构从原来相对单一、相对扁平向多元化、多样化转变,学生的生源结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只招文科或理科的专业高考体育考生基本情况问卷调查,现在的生源文理交叉渗透;同个专业(类)里面的生源因为学生的选考科目各不相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科特长、专业基础也不尽相同。生源结构的多样性、学生兴趣的差异性、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平衡性等都会给高校招生、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带来影响。传统高考模式下,高校普遍以院校为平台,按照批次录取学生,基本能够录取到大致相当的学生,可在既定的培养计划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然而新高考下改革了原来的录取模式,学生入学前差异较大导致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无法满足需求,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协调多方力量来改进管理以适应新的挑战。如何既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又能做到因材施教,成为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 生源质量差异大。因物理选课人数下降、考试难度降低等因素,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不够扎实,对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一是专业间最低录取分数差异大。高校的劣势专业与优势专业间差距拉大,校内学生质量间的两极分化更加明显,部分高校教师表示,高校内部不同类型专业间录取最低分差出现明显的增大趋势,专业间的分数相差比较大。二是学生理工科基础薄弱。部分高校反映,学生的挂科率,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的挂科率增加,如某高校大学物理和大学数学、无机化学等课程不及格率上升;某高校2018年学生挂科率比以前增加了30%左右,给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带来很大压力。问卷调查中,高校本科院校教学岗位的教师对新高考的满意率只有48.4%,远低于高校教师平均水平;84.7%以上的高校教师认同“趋易避难的选课倾向弱化了学生知识基础”的观点。

总之,新高考模式下生源结构与生源质量的多元化给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以及教学管理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公平竞争与特色发展:冷门专业遭遇生源危机

新高考实施平行志愿、取消录取批次等改革措施促进了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也造成不同院校间同类专业间的角逐,倒逼高校重新考虑学科专业布局,否则,在新高考模式下冷门专业与弱势专业将造成生源危机。

高校受访者认为,新高考挑战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一体化机制。传统高考模式下,不同专业可以在学校内部通过专业调剂满足生源数量,但平行志愿到专业的录取方式,直接影响到高校具体专业的生存与发展。那些长线、冷门、没有专业特色、培养质量不佳的专业,都可能在新高考中面临着缩招或停招、裁撤的风险。高职院校新高考背景下的冲击感受更为明显,问卷调查中,89.3%的高职教师对“冷门专业遭遇生源危机”的说法表示认同,认同率相对较高。

同时,在新高考模式下,如何突出特色专业,让学校的特色与优势专业能够脱颖而出,成为高校招生与培养环节的难题,比如部分学校特色优势专业录取分数并没有明显的体现,高校为了吸引考生也可能会设置名不副实的专业,或者将冷门专业放在综合评价招生计划,对考生志愿填报会有一定的误导。

(四)招生自主与公平质疑:综合评价招生步履维艰

综合评价招生是新高考的重要举措之一,改革目标和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但因为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综合评价招生本身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依然有待提高,因此使得综合评价招生这一代表新高考改革方向的重要举措实施的范围也比较有限。

1.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与公平性。一是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不统一,降低了综合素质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中学感觉难以操作,高校很难在招生录取环节快速、有效地使用,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也难以进行比较。二是部分试点省份为便于高校招生录取中直接使用,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等级评比,在统一标准和增加效度的同时,也因等级划分的方法造成不公平,比如不同办学水平的学校,用同等比例划分A等,存在不公平。三是高校对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范围和程度有限,中学层面对其在高校招生录取环节中到底发挥多大作用存在疑虑,担心成为中学的“独角戏”,因而缺乏积极性。四是综合素质评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走过场”和“集中突击”等问题,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往往由教师“突击”完成。

2.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科学与公平性。一是综合评价招生对弱势群体不利,拉大了城乡入学机会差距。“双一流”建设高校等重点高校增加综合评价招生规模的同时,相对减少统招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普通高中学生入学机会。二是许多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以学科竞赛为报考资格,考试内容与高考不同,社会培训机构的介入使学科竞赛越来越专业化和职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和家庭经费支出。三是综合评价招生的程序规范和信息公开还需要加强,部分学校将综合评价招生作为保护弱势专业的途径,存在功利化倾向。

总之,当前背景下,高校大规模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招生是难以实现的,高校应该根据各自办学水平和特点理性对待、适当扩展,不宜全面铺开。

三、应对策略

(一)深化改革,引导学生合理选科

一是深入研究选考科目赋分方法。在数据测算基础上,充分论证等级赋分的合理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解决选考科目分数之间不等值的问题,消除学生功利化选科的根源。二是引导高校理性限制选科。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引导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合理设置选考科目,保证高校人才选拔效率和培养质量。三是优化高校招生分类依据。高校应明晰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及时追踪与评价学科、专业录取要求与考生知识结构匹配的效果,从而以学科需求为基础,探索大类招生模式,提升高校生源质量。四是促进中高衔接,引导学生合理选择。教育行政部门应主动搭建平台,促进中高衔接,加强中高交流与合作,加大高校与中学招生、培养环节的衔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做出合适的科目选择,减少功利性和盲目性。

(二)因材施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完善专业分流、转专业等制度保障。高校应探索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完善专业分流和转专业等相关规定,给学生更多选择权,真正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二是优化课程体系,夯实学生学习基础。高校可增加通识课程的比例,扩大选修课范围,增设相关选修课、衔接课、先修课等,夯实学生学科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三是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因材施教。高校可充分利用慕课等网络资源和教学平台,让学生可以提前学习预备课程,满足基本学科专业需求,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探索分层教学、小班教学等教学策略,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三)优化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一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新高考倒逼高校重新审视学科专业优势,通过专业调整提升高校在招生录取中的竞争力,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优化专业结构,冷门专业限制招生或者停止招生,压缩专业数量,集中力量办好优势专业。同时加强对专业的动态评估,对没有优势或者没能办好的专业坚决取消,通过专业“健身计划”实现专业的动态调整,突出优势专业的竞争力。二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立足区域发展定位,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基础,提高学校相关专业的辨识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避免专业同质化现象;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开设新兴的、跨学科多领域交融的、富有地域特色和院系特色的专业方向,促进招生与专业建设间的良性循环,突出专业的吸引力。

(四)多样探索,逐步拓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

一是建立国家和地方层面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和标准。规范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形式、评价标准和操作流程,实现综合素质评价的可信赖、可比较、可使用。在地方政府主导下统筹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尤其要重视为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教育资源。二是多样化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使用。鼓励高校在提前招生、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多种招生类型中,在初审、面试、录取等环节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三是开展综合评价招生的校本研究。加强对综合评价招生的科学研究,对综合评价招生学生在校成绩、毕业去向等进行追踪研究,为高考招生录取中如何使用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对策建议。四是落实高校自主权,适当扩大综评试点范围。总结“双一流”建设高校探索将综合评价招生纳入高考招生录取的实践经验,打破总分录取的传统模式,为全国高校提供参考。高校要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监管,杜绝暗箱操作等权力寻租现象,使高考回归科学选才的基本价值取向。

作 者

王新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讲师,北京100875;

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100875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5期第49-53,、57页

栏 目

高考改革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投稿平台:

投稿邮箱:

识别二维码

本文章采集于网络空间,如果涉及到侵权,请联系13524470127,会第一时间删除。

黄浦区 徐汇区 长宁区 静安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闵行区 宝山区 嘉定区 浦东新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